短时间具有“迅速”、“大量”之类效果的例子
答案参考:一般要考虑的角度是囊泡(激素)或突触小泡(神经递质)。
例一:
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(NO)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逆信息,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,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,作用机制如下图。
(1)当NO含量较低时,NO通过途径______刺激突触前膜以_____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,该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。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,此时突触后膜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(填“相同”或“相反”),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。
(2)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,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。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,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。(答出两点即可)
(3)研究发现,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,进而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,使机体_____(填“体液免疫”“细胞免疫”或“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”)能力下降。
【答案】
(1) ①. Ⅲ ②. 胞吐 ③. 短时间内使突触小泡大量释放神经递质,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 ④. 相同
(2)NO含量增加,通过途径Ⅰ抑制突触前神经元的线粒体的功能,使神经元出现供能障碍,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;此外NO还可通过途径Ⅱ促进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,阻断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兴奋传递,使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
(3)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
例二:
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的动态实验可检测胰岛素的动态分泌过程,如图是甲、乙及健康人三类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结果。(1)血糖浓度升高时,机体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浓度。当血糖浓度下降至一定水平后,胰岛素分泌受到抑制,甚至完全停止,调节胰岛素分泌量的机制为______,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______。
(2)受到葡萄糖刺激后,健康人的胰岛素在0~5分钟内急剧升高,可达基础分泌水平的10倍左右,几分钟后胰岛素又快速回降,推测急剧分泌的胰岛素来自胰岛细胞内______。
(3)甲、乙二类人群中,_______更可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,判断依据是______。
(4)与健康人群相比,甲类人群的胰岛素分泌特点是______。
答案:
(1)负反馈调节 血糖浓度
(2)原本储存在囊泡内胰岛素
(3)乙类人群 血浆胰岛素水平基本没有变化
(4)对血糖的应激速度慢;胰岛素的分泌量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