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新入岗青年教师的实用评课指南如下:
一、评课核心原则
目的明确:评课是为了"共同成长",而非"挑错找茬"。应以真诚交流为基础,帮助授课教师优化教学。
聚焦关键:避免纠结细枝末节(如课件字体、偶尔口误),重点关注影响教学效果的核心环节。
二、四步评课法实操指南
第一步:始于赞美——从四个维度发现亮点
教学环节:肯定衔接自然的过渡设计。
示例:"这节课从复习旧知到新知探究的过渡很顺畅,比如用'之前算20以内加减法,现在数字变大了该怎么算'的问题衔接,逻辑清晰。"课件与板书:表扬重点突出的视觉设计。
示例:"板书用红色粉笔标出核心公式,课件用动画演示推导过程,学生能快速抓住重点。"学生关注与评价:赞赏具体有效的师生互动。
示例:"老师走到后排询问未举手学生的想法,并用'你能结合生活例子解释这个概念,特别好'代替笼统的'不错',评价很具体。"课堂氛围:肯定学生参与度高的环节。
示例:"实验环节学生敢于提出'改变水量会影响结果吗'的疑问,老师鼓励验证,探究氛围很好。"
第二步:基于目标——紧扣教学参考书的三要素
课前准备:快速圈出教参中的教学目标、重难点及单元定位。
课中验证:围绕三个问题观察:
目标达成: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(如80%学生能独立解题并说明思路)。
重难点突破:关注是否使用有效策略(如用实物演示帮助理解抽象概念)。
单元衔接:检查是否关联前后知识(如导入时提及已学内容)。
补充建议:可结合自身经验提出可操作的改进方案。
示例:"在公式推导后,增加一个'测量文具盒体积'的实践活动,可能更利于学生理解公式的实际应用。"
第三步:高于课标——关联学科核心素养
匹配学段要求:评估教学深度是否符合课标对该学段的要求(如三年级语文重在概括内容,而非分析写作意图)。
落地核心素养:结合具体环节分析素养培养。
示例:"数学课通过剪拼圆形推导面积公式,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;语文课的分角色朗读和人物策略讨论,促进了思维发展与文化理解。"
第四步:归于学生——聚焦学习实效
时间分配:计算学生主动活动(思考、讨论、操作)的时长占比(理想应超45%)。
思维生成:关注教师如何回应学生的意外提问。
示例:"当学生质疑'为何不用邻边算平行四边形面积'时,老师引导验证而非否定,有效利用了生成性资源。"
表达能力:观察学生是否敢于表达多样化的解题思路或观点。
三、专业得体的话术技巧
谦和开场:如"作为刚教过本单元的老师,我从中学到很多,也有几点思考想交流。"
亮点具体化:避免笼统赞美,说明"好在哪里+为什么好"。
示例:"导入环节用学生生日引出年月日主题,既贴近生活又自然切入重点。"建议可操作:聚焦1-2个关键点,用商榷语气提出。
示例:"小组讨论前若增加一张任务单明确分工,可能会让讨论更高效,您觉得呢?"
四、新手快速上手建议
循序渐进:初期可优先练习"赞美+目标"两步,逐步增加课标和学生视角。
借助工具:评课前速览教参、记下新课标核心素养关键词,带着框架听课。
实践反思:多练2-3次后,将评课收获反向用于改进自己的教学,实现"以评促教"。